查漏补缺严格防范 有力有效保安全
近期,宁夏气候复杂多变,部分区域累计降雨量超出历年同期,且伴有短时强降水,个别地段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居高不下,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任务艰巨繁重。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响应,以一系列行之有效、强而有力的举措,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7月23日—25日、8月3日—4日,宁夏遭遇两轮大范围强降雨,局地极端性特征显著,致灾风险极高。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这两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自治区领导多次对应急准备进行调度,并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果断决策。这种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与果敢决策,为全区防汛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提供了坚实的领导保障,让防汛工作在关键时刻有了“主心骨”。
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积极作为,迅速周密开展各项工作。一方面,印发紧急通知与工作提示,为防汛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另一方面,协调水利、住建、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带队组成工作组,深入五市及县区进行实地指导检查。这一系列行动,形成了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确保防汛救灾工作在关键时刻指挥有序、行动有力,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共同应对防汛挑战。
为提升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动态完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降雨强度、灾害类型和影响范围,制定详细科学的应急响应流程与处置措施。面对城市内涝,提前制定预案,明确排水设备调配、交通管制实施及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关键环节;针对山区山洪和地质灾害,规定监测预警、人员撤离和抢险救援等工作要求。同时,我区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与领导在岗带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员密切关注预警信息,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严格落实预警信息反馈闭环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雨情汛情实时掌握、防汛调度不间断,为防汛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数据显示,7月23日—25日强降雨期间,全区多地降雨量超标,贺兰山东麓、黄河右岸多条沟道发生洪水。根据雨情变化,我区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自治区防减救灾办、宁夏气象局联合多部门发布气象风险预警89条,覆盖防汛责任人2195人次;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51次、临近预报预警42次,靶向预警提示信息覆盖172.97万人次;先后组织开展联合会商7次,深入分析研判各类情况,及时调度相关地区,跟踪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督促落实“叫应”机制,确保预警到人、响应到位、叫应闭环,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灾害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提升专业队伍防汛救灾技能是有效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区定期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培训演练,邀请专家传授理论实践知识,模拟洪涝灾害场景提升预警发布、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及灾后恢复等全链条实战能力。同时,建立完善救援力量和物资调配机制,统筹消防、武警、民兵及社会救援力量,形成合力。构建区、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保障帐篷、棉被、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充足,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在防汛关键期采取的有力举措,充分彰显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与责任担当。通过完善预案、落实值班、强化演练、科学调配资源,筑牢防汛“安全堤”,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