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应急管理信息

宁夏应急管理信息 2023年第26期

来源: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作者: 日期: 2023-09-15 阅读量:

  摸清灾害风险底数  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银川市多措并举防范应对青铜峡水库排沙调度

简讯


  

摸清灾害风险底数  夯实防灾减灾基础

  

我区紧紧扭住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保障支撑、组织实施、质量管控、成果应用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总结提炼宁夏经验推动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位安排部署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锚定目标、聚力攻坚,高标准推进落实。一是高标准定位。自治区党委、政府普查工作为全面摸清全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的重大机遇,作为各级政府有效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督查内容,列为自治区部门和市县年度效能考核重要内容,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二是高起点谋划。普查任务下达,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启动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印发《关于开展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对照国普办规范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风险普查总体方案、实施方案(行业方案)和落实方案,明确区、市、县三级职能定位和分工,整体上、系统明确了普查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技术路径。三是高规格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次就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作出批示、提出要求。成立由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区)对照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区、市、县三级统一领导、上下贯通、分级负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格局。

二、注重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我区按照步调统一、分工协作、三级联动、条块结合工作思路,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建立专班运行的工作机制。应急部门+科研机构+第三方公司的模式,在自治区普查办设立20余人的工作专班。负责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明确普查各个阶段任务分工、流程路线;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推进工作,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障碍,通报、约谈进展缓慢、措施不力的部门和地区,全面压实各方工作责任。二是建立纵横结合的联动机制。构建区、市、县三级9个主要涉灾部门横向联动,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纵向五级联动机制。各涉灾部门负责本行业纵向普查任务的组织实施,区、市、县三级普查办负责横向协调推动,全面对接方案编写、数据调查、资源共享等各项工作,无缝衔接提升普查工作进度。凝聚各方合力,广泛开展普查宣传活动,不间断开展风险普查宣传报道,营造全民关注普查的浓郁氛围。三是建立配套支撑的保障机制。国务院普查办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687万元,地方财政支持资金7626万元,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实施。逐级质检审核+随机抽样质检相结合的方式,在区、市、县三级质检审核的基础上,自治区普查办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常态化对各地数据进行合规性审查和现场随机抽查核查,确保调查数据的合格性、准确性、真实性。

三、严格质量管控,任务高效完成

普查工作涉及行业广泛、技术体系复杂、成果内容丰富,我区始终紧盯普查工作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一是普查调查任务全面完成。指导中卫市及辖区县(区)于20214月份完成了试点地区调查任务,得到国务院普查办肯定。截至2022920日,全区所有市、县(区)全部完成地震、地质、气象、水利、林草、交通、生态环境、应急、住建9个行业部门调查任务,共形成340余万条普查数据,数据如期汇交至国务院普查办。调查数据先后两次顺利通过国务院普查办实地抽检核查二是严把报告质量和成果审核。建立了自治区风险普查百人专家库,先后有47人通过国普办取证考核,为开展评估与区划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制定《宁夏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指南》,自治区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报告先后依据国务院普查办技术规范调整、数据补充更新等情况,历经8轮次审核、修改完善,易其稿形成《自治区综合评估与区划技术报告》,获国务院普查办郑国光主任肯定,位列全国六个优秀省级报告之列。8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自治区普查领导小组组长陈春平同志主持召开自治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原则通过了3项主要成果报告,并报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同志审定,确保了评估区划成果的科学合理。三是评估与区划任务基本完成。自治区评估与区划技术报告已按程序报国务院普查办备案和综合性审核入库。市、县级评估区划已全部完成征求意见、协同审核和自治区普查办技术审核,目前,报告编制单位正在进行修改完善,自治区普查办同步协调各市、县(区)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四是省级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基础数据库软件省级部署,完成成果展示系统、数据管理与汇交系统的互联互通工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回流汇交工作的通知》《自治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沟通对接,加快数据回流,截至825日,已完成除气象部门调查数据以外的全部普查调查数据和评估与区划数据回流汇交工作。

四、聚焦成果应用,提升普查效益

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坚持把普查工程与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相结合,既注重普查结果、也注重普查过程,以普查工作带动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调查数据的分析应用。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住建部门实施抗震宜居农房改造建设3.24万户,农村危窑危房改造1.92万户,提升全区房屋建筑抗震性和宜居性。交通部门编制完成《公路地质灾害白皮书》,探索建立滑坡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有效防范灾害风险发生。银川市投资3100万元建成4100平方米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补充救灾物资储备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石嘴山市指导工业园区完成企业双回路供电设施改造建设。二是加强数据成果的信息化应用。应急部门建设完成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一期项目,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自然灾害风险预警能力。气象部门修订完善了我区干旱预警发布指标,将数据成果接入生态气象监测网及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平台,提升了平台预警的准确性。固原市绘制了乡镇暴雨山洪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作战图,为科学应山洪地质灾害提供有力依据。中卫市建设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管理平台和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进一步提升灾害事故救援和灾害风险管控水平。三是加强普查成果的精细化应用。自治区普查办开展省级普查数据库环境建设和数据落地储存,探索其与自治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系统的融合接入。探索鼓励各科研机构开展全区家庭减灾能力、医疗机构灾后救治能力评估、巨灾保险等应用专题研究,进一步利用各项普查数据成果,为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服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决策建议。(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

  

银川市多措并举防范应对青铜峡水库排沙调度

  

9月8日至11日,青铜峡水库开展排沙调度,银川市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印发通知,多措并举防范应对,顺利度过排沙期。一是抓实隐患排查。加大沿黄河道堤防、控导工程、险工险段、连坝道路、水系泵站、桥梁码头等巡查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对停靠的1趸船和4快艇加固锚定装置和缆绳。贺兰县提前对滨河水系干、支、斗三级沟道进行封堵,防止洪水倒灌,对滨河水系沿线北大沟等调控闸门进行维修维护和调度泄水,为洪水防御留足水系容量空间。市防汛办联合市防汛工作暗访组开展督导检查,下发督办通知1份,督促整改问题3个。是广泛宣传动员。由于排沙期处于周末,市防汛办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于9月7日-12日通过交通音乐台、银川电视台、银川日报、微信公众号等持续广而告之,通过手机短信向靠近黄河市民发送安全防范提示信息。沿河各县(市)区、各乡镇、各景区、各施工企业等持续做好群众、游客、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醒市民提高安全防范避险意识,远离河道、滩地,避免造成人员溺水和财产损失。是严格人员管控沿河各地提前排查景区涉水项目及在建工程、临河垂钓、河滩养殖种植、林业看护、渔业捕捞等人员情况和牲畜情况,督促及时停运停工,组织29户153名种植农户提前撤离。同时,封闭管控河道、滩地,加大巡查力度,出动基层干部281人次开展巡查,劝退各类人员702人,确保河道及滩地内不滞留人员是预置救援力量。沿河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提前做好救援准备。黄河银川段共储备砂石料38万立方米、砼四脚体9000多个、铅丝网片3万多平方米,并协调各类防汛抢险机械及应急车辆300余台、抢险队伍10余支,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配备了卫星电话、无人机、应急发电机等装备,确保突发险情时物资、机械及救援队伍用得上、调得出、顶得住。是实时监测预警。利用黄河在线监测预警设备,密切关注黄河银川段水情变化,市防汛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应急、水务、交通、文旅、气象等多部门联合会商研判、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等机制,实现下泄流量调度信息和水位流量监测信息第一时间通报、第一时间共享、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发布,确保突发情况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银川市应急局)

  

简讯

  

▲为进一步吸取外包作业环节生产安全事故教训,近日,惠农区应急管理局联合住建交通局、经开区规建局开展企业外包作业安全专项联合检查。联合检查组深入104煤炭集中区、宁夏晶体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存在内部项目发包、劳务派遣的生产经营单位,对涉及动火、高处、临时用电、吊装等危险作业的外包项目开展深度执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督促企业按规定整改到位。针对外包作业中存在严重问题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5次,累计罚款16.8万元,警示企业加强外包作业安全管理。(惠农区应急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