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应急管理信息 2025年第16期
◆ 我区全面启动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着力提升全社会 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 银川市开展军地联合防汛抗洪实战应急演练
◆ 石嘴山市三项举措推动审批服务转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 中卫市创新采取“1+8”帮扶机制 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档升级
▲ 简讯
我区全面启动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着力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全区各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同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防灾减灾救灾的浓厚氛围。
一是创新方式、精心组织。5月12日,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银川市光明广场举办自治区第17个防灾减灾宣传周科普宣传活动,自治区、银川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近60家成员单位以及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运营商共同参与,开展多行业联动+多专业科普的宣传展示,现场设置咨询宣传、应急救援装备展示、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地震坍塌模拟体验、灭火及烟雾逃生体验、游戏拼图互动、防溺水安全教育体验等模块,面对面普及防灾知识,手把手教授应急技能。二是以练促防、应急备战。聚焦“一老一小”、特殊人群及人员密集场所,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联合教育厅、银川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在唐徕中学宝湖校区组织开展“应急先锋在行动,防灾减灾进校园”应急演练,区内部分学校、民政服务机构、医院、社区、车站、商场、工贸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同步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三是固化成果、长效推进。推动集中宣传活动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主题宣传周+常态微课堂”相结合的机制,培养一批行业科普宣传工作者,邀请区内专家围绕地震逃生、应急救护、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安全科普等方面知识录制防灾减灾电子课件U盘,向全区各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等发放全民安全公开课,多平台滚动播放公益公告,向全区手机用户发送公益短信,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见实效,努力做到宣传一个人,普及一批人。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厅还将举办全区防灾减灾线上知识竞赛等各类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各级干部树牢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增强底线思维、落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唤起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的高度关注,引导社会公众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人民防线。
银川市开展军地联合防汛抗洪实战应急演练
近日,银川市聚焦练兵备战强技能、科技赋能提质效,联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开展“应急先锋·2025”军地联合防汛抗洪实战应急演练,进一步健全指挥调度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强化应急队伍建设,落实落细备汛措施,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一是演为实,筑牢防汛安全“防护堤”。演练模拟银川市区域性大暴雨引发洪水灾害,军队、地方、社会多方力量勠力同心、协调联动全力抗洪抢险救援,组织开展了坝体渗漏处置、堤防除险加固、“四断”抢通保障、水域救援医疗救护、防雹作业、群众转移安置救助、城市内涝处置、煤矿雨水倒灌处置等15项科目的实战演练。二是练为战,锻造防汛抢险“尖刀班”。演练突出全流程推演、全要素配置、全链条实操、实战化模拟,全市54家单位、31支队伍、721人参与演练,动用大型机械54台套。各参演队伍反应迅速、配合密切、操作规范,进一步凝聚了防汛抗洪工作合力,达到了“以演促练、以练促战”的预期目标。三是学为用,紧跟科技前沿“新趋势”。演练队伍既展示了传统防汛抢险技能,还广泛应用无人机、热成像相机、智能无人救生艇、排水机器人、龙吸水、应急机动路面铺设等先进装备和技术,全方位检验了“智慧防汛”“数字应急”科学救灾的实战应对能力。(银川市应急管理局)
石嘴山市三项举措推动审批服务转型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石嘴山市应急管理局以“审批提速、服务提质、监管提效”为目标,创新实施“流程优化、服务前移、长效保障”三项改革举措,推动审批服务从“合规审查”向“安全赋能”转型,为重大项目安全高效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流程再造,以“极简审批”跑出加速度。实施“分类分级”精准管理,对一般工业企业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实行备查制度。由应急管理部门审批的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非煤矿山等建设项目,实行“初审+专家预审”机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次性告知”。推行“联合审查+容缺受理”,实行跨部门协同联审,一次评审解决多个部门问题。打造“数字化审批”平台,充分利用“一网通办”平台,推行网上申报、在线审批、快递送达等便企措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突出服务前移,以“主动作为”破解企业痛点。研究制定《石嘴山市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评价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进行梳理明确,确保项目立项就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严防“带病”立项。严格清单管控,对审批事项基本信息、办理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进行全面梳理,实行“一张清单”,确保政务服务事项要素信息规范、完整。创新审批模式,对处于土地招拍挂阶段的项目,无需提供土地手续,在审查阶段仅需提供规划相关文件,提前建设项目开工时间。实行“周调度”工作机制,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帮扶指导,主动对接帮助企业加快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审查进度。三是完善制度保障,以“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行政审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对行政审批工作的领导,将行政审批工作纳入全局重点工作统筹安排部署,统一决策推进。强化制度保障,研究制定《石嘴山市应急管理局行政审批工作制度》,以便民、利企为服务宗旨,进一步改进审批模式,把住安全生产准入关口,方便企业办事。(石嘴山市应急管理局)
中卫市创新采取“1+8”帮扶机制
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档升级
中卫市立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创新建立“1个总体任务清单+八大专项行动8个工作要求”工作体系,通过“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靶向整治问题、细化责任分工,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档升级。
一是锚定目标细化“1张清单”,明确55项攻坚任务。中卫市安委会办公室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线,制定2025年度任务清单,围绕风险防控、隐患治理、能力提升等18个方面,细化分解55项重点任务,逐一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构建“任务—责任—进度”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清单突出矿山、危化品、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强化源头治理和科技赋能,为全市三年行动提供精准“行动指南”。二是靶向施策配套“8项要求”,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针对三年行动推进中的难点堵点,中卫市安委会办公室创新“一行动一要求一举措”帮扶机制,向所辖县(区)、有关部门下发8大行动具体工作要求,细化“怎么干、如何干”,明确“任务要求、实施路径、问题清单、整改建议”,通过“一对一”帮扶指导,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实效。三是压实责任强化“督导闭环”,推动行动见行见效。中卫市安委会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与所辖县(区)、有关部门面对面交流,对重点地区、行业开展“点对点”帮扶。定期督促指导、跟踪检查各地各部门三年行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确保55项任务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中卫市应急管理局)
简讯
▲近日,固原市西吉县一起成功避险大风灾害典型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4月20日,固原市西吉县出现一次寒潮、大风、沙尘、霜冻天气过程,西吉县安全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大风沙尘预警提示。11时30分,吉强镇团结社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王瑞璇巡查排查时发现,绿源小区楼顶焊接的钢结构造型年久失修腐蚀严重,因大风造成腐蚀钢板摇摇欲坠,该楼栋临街且靠近西街市场,路上人流量大,存在高空坠落伤人的重大安全风险隐患,于是立即上报。接报后,西吉县安全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核处,拉设警戒线、运用塔吊等设备对该小区楼顶腐蚀钢板全部进行拆除,14时拆除清理工作完成,守护了12户28人“头顶上”的安全。(固原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