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14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引号 640000031/2023-00107 生成日期 2023-08-25
发文字号 宁应急函〔2023〕725号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所属机构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责任部门

杨玉洲政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黄河防汛应急管理保障  守护黄河安澜长治久安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黄河宁夏段基本情况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进入我区,至石嘴山市麻黄沟出境,流向内蒙古,境内全长397公里,其中平原河道267公里。沿河平原土地平坦,沟渠纵横,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为全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重要城市和中宁、青铜峡等10个县、市(区)沿河分布,人口密集,工业企业集中,公路、铁路及电力、通讯设施密布。沿河两岸聚集着全区近50%的耕地、约60%的人口、70%的粮食产量、80%的产业聚集和90%的地区生产总值,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黄河宁夏段防洪规划和集中资金、集中力量、集中治理的思路,先后完成了黄河宁夏段一期、二期防洪工程建设,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416公里,治理河湾84处,新建、加固坝垛1438道,护岸工程120公里,营造护岸林200多万株。工程的建设,归顺了主流,减少了河道摆动和塌岸,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50年一遇,有效的应对了201820192020连续3年大于3500立方米/秒的洪水考验,确保了沿河两岸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212月,依据《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规划(2020—2025年)》,自治区相关部门牵头编制了《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确定为20个重大项目之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黄河智慧管理云平台建设。目前,项目可研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并将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改委受理待批。工程建成后,黄河宁夏段防洪工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机构改革以来我区防汛抗旱工作总体情况

201811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组建成立。2020年,我区调整自治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形成“1+1+4”“1”即安全生产委员会、“1”即应急管理指挥部,“4”即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减灾委员会)的全灾种、大应急指挥体系新格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改革部署,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从水利厅转隶至应急管理厅,在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下,统筹负责全区洪涝干旱灾害日常防范和指挥调度等工作,应急管理厅厅长任办公室主任。水利厅厅长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水旱灾害日常防治工作。市、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也相应从水利部门转隶至应急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印发的三定职责及相关规定,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主要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指导协调水旱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水旱灾害应急救援及救灾工作;自治区水利厅具体负责落实水旱灾害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全区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等。

机构改革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国家防总、黄河防总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我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深入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发挥牵头抓总职能作用,统筹指导各成员单位加强协同配合,综合防范应对,不断强化水旱灾害防御防范工作落实,有序处置了黄河宁夏段5场次编号洪水过程,成功防范了全区年均近200场次中小河流洪水,积极应对了2021年我区遭遇的近60年来少见的夏旱秋涝天气,连续5年取得了洪涝无大灾、人员无伤亡的良好成效,实现了我区黄河年年安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近年来黄河宁夏段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强化防汛救灾责任落实。面对防汛救灾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重新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架构,先后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规定》等制度规定,不断完善防汛救灾顶层设计。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年督促落实区、市、县三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黄河防汛行政责任人及重点水库行政责任人,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23年,为进一步压实属地防汛责任,提升履职意识,将全区各市、县(区)防汛行政责任人全部调整为地方各级行政一把手,不断强化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的履职尽责意识。近年来,先后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黄河宁夏段防凌预案》,组织编制了《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细则》,探索形成了汛期指挥调度、天气跟踪会商、应急响应快速启动、信息提示快速发布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组四级防汛救灾救援包保责任制,健全叫应机制,全面构建上下对应、包保清晰、责任到人、包抓到位的人员救援和转移避险网格化责任体系。

二是加强统筹协同,不断强化防汛救灾机制建设。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治区应急救援体系的措施》《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机制的措施》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救灾制度建设。印发《自治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自治区“1+8+33+7”应急预案体系进行重构;同步完成了自治区8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初步构建起自治区级应急预案框架体系。联合气象、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推动建立高影响天气、高等级气象灾害预警条件下的停工、停课、停运机制,将大范围、高强度、致灾性暴雨等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细化实化了指挥调度工作流程,进一步理顺完善了防汛救灾预警响应联动体系。2021年,由我区倡议,以黄河流域应急救援任务为牵引,探索建立了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青海、甘肃、内蒙古等沿黄9省区应急管理部门代表共同签署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应急救援协同联动协议》,为沿黄九省区构建上下游、左右岸、流域间协同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进行了有益实践探索。

三是加强工程建设,不断强化河道防洪工程基础。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水利厅按照黄河宁夏段防洪规划和集中资金,集中力量,集中治理的思路,完成了黄河宁夏段一期、二期防洪工程建设,建成黄河标准化堤防416公里,治理河湾84处,新建、加固坝垛1438道,护岸工程120公里,营造护岸林200多万株。工程的建设,归顺了主流,减少了河道摆动和塌岸,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50年一遇,有效的应对了201820192020连续三年大于3500立方米/秒的洪水考验,确保了沿河两岸人民群众安居乐业。20212月,依据《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规划(2020—2025年)》,自治区水利厅牵头编制了《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6月,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工程确定为20个重大项目之一。目前,项目可研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并将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改委受理待批。工程建成后,黄河宁夏段防洪工程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加强防范应对,不断强化防汛预警响应联动。2021年以来,为进一步强化我区防汛救灾防范应对专业能力,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筹指挥调度,抽调气象、水利、住建、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专业干部,组建防汛抗旱工作专班,汛期专职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应对。针对气象灾害防御,建立了气象灾害防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电局、宁夏气象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备忘录,建立了高等级预警信号电视游飞字幕和广播频率插播机制。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大喇叭、显示屏、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多渠道向水利、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森林草原防火、电力和能源化工等行业用户及社会公众发送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提供针对性更强的预报预警服务。仅2022年汛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气象风险预警133条,发布暴雨、雷电、冰雹和高温气象预警信号1417条,启动各级应急响应122次,开展叫应服务3081人次,出动消防及各类防汛排涝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457次,出动人员24935人次,动用机械设备2902台(套),转移安置受灾群众724人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强化防汛救灾基础保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近年来沿黄各市、县(区)积极加大四脚体、备防石、编织袋、钢管、铅丝网片、救生衣等各类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力度,建立完善调用台账,确保灾害抢险处置时能调得出、用得上,满足沿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需求。不断强化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建成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公布确认自治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建设企业专职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初步构建起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立应急救援力量快速投运机制,高标准组织各年度应急先锋军地联合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积极推进自治区应急救援基地救援物资保障项目建设,用于配备各类大型抢险救援装备和应急指挥、救援通信等保障车辆,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四、存在问题

经过不断地努力探索实践,我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制及黄河干流河道防汛应急管理机制基本形成,灾害防御能力稳步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防范应对重大风险看,能力上还有弱项,薄弱环节依然突出,专业技术人员普遍不足,防洪排涝、抵御干旱能力及队伍装备建设与保障安全发展还有差距。二是从抵御洪涝干旱灾害看,防洪排涝抵御旱灾能力还有短板,抗御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工程基础还需进一步提升,抵御严重旱情保障农业生产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从灾害防御风险意识看,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还要进一步加强,面向群众宣传防汛救灾知识还没有做到全覆盖,群众的安全防范和应急避险意识不够强。

以上问题,一方面与我区地处西北内陆地理位置有关,无论是年均洪涝灾害发生频次还是灾害造成危害程度远低于或小于其他省区,干部群众对灾害的防御意识差,自身防范能力弱,常常认为大的自然灾害离自己很远,往往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区防汛抗旱防涝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抵御洪涝干旱能力不断增强,工程建设效益显著发挥,但面对类似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等极端灾害,我们抵御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突发内涝的能力还是不足,工程建设标准、队伍物资保障等与抢大险、救大灾还有很大差距。

五、几点建议

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面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一是不断提高全社会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近些年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突破历史记录的水旱灾害事件频发。我区多年未遭遇大的暴雨洪涝,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容易滋生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情绪,必须不断加强领导干部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在全社会层面营造起人人懂防灾、人人会减灾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不断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根据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规定等相关制度规定,不断健全完善事故灾难及自然灾害防范治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地区间、部门间、军地间的协作关系,不断健全黄河流域省区间应急救援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和物资准备保障,不断提升重特大洪涝干旱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黄河安澜、群众安全。

三是不断推进防汛救灾常态化工作落地落实。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持续开展防汛抗旱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加强防汛救灾工作日常督查检查,将各地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效能考核,全面推进我区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立项工程建设进度,强化建设项目储备。加快形成应对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不断推进防灾责任和措施落地落实,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四是不断加强防汛救灾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防汛救灾队伍和物资装备建设,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高起点制定防汛救灾物资装备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加强防汛救灾队伍建设和政策支持,持续加大防汛抗旱储备物资资金投入,建设覆盖全区、辐射周边、布局合理的区域性防汛抗旱物资仓库,积极探索洪涝灾害发生时抢险救援救灾物资应急调用保障机制,切实建立起能够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的基本能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202382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