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形势与灾害预警

3月份及全国两会期间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情况发布

来源: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作者: 日期: 2025-03-03 阅读量:

近日,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厅会同公安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市场监管厅、林业和草原局、宁夏气象局、地震局、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单位),对2025年3月份及全国两会期间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了综合会商研判。

综合研判认为:3月份及全国两会期间,全区气温偏高,中南部降水偏多,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需持续关注大风沙尘、降水天气等阶段性、局地性气象变化给道路交通、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需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短临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风险。3月份复工复产迎来高峰期,各类重大项目相继开工,设备重启、人员返岗、生产节奏加快,诱发灾害事故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潜在风险不断加大,城镇燃气、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安全领域风险突出,安全防范形势较为严峻。

3月份及全国两会期间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3月份,全区气温偏高,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平均气温在3~6℃之间,固原市在2~3℃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区各地平均气温偏高0.5℃左右。降水中南部偏多、引黄灌区偏少。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利通区和青铜峡市、中卫市沙坡头区和中宁县降水量在3~6毫米之间,其他地区在6~22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引黄灌区降水量偏少20%以内,中南部偏多20%以内。

预计全国两会期间(3月4日-11日),全区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5日,全区有4级左右偏南风,阵风6~8级;6日前后,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

自然灾害风险

水旱灾害风险。洪水灾害风险,黄河宁夏段3月上、中、下旬入境流量分别为460~510立方米每秒、550~600立方米每秒、700~750立方米每秒,水情形势平稳。干旱灾害风险,受前期降雪天气影响,土壤墒情较好,综合考虑当前雨水情和水利工程蓄水情况,预计3月我区旱情发展扩大可能性低。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提前制定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及早安排年度重点工作。提级开展备汛工作,加快推进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2025年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河湖库固堤行动,持续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完成防洪工程水毁修复,不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确保度汛安全。

地质灾害风险。3月份全区气温逐渐回暖,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冻融交替的重点时段,要特别关注局地降雪融化导致的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结合气象部门预测,经综合研判,3月份我区地质灾害风险一般。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高陡边坡、危崖、沟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紧盯冻融交替重点时段,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排查。加强与气象部门、地震部门会商研判,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最大限度减小冰冻及冰雪消融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3月份全区以晴到多云为主,总体对春播生产有利,但阶段性大风、阴雪、“倒春寒”等灾害天气仍可能发生,对春耕春播、设施农业生产有一定不利影响。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加大对设施农业生产隐患排查力度,指导各地做好棚室加固、增温保温、光照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设施农业安全生产。

森林草原火灾风险。3月份全区气温总体偏高,大风天气较多,气候整体较干燥,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除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为较高外,其他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为高度火险,加之林下可燃物载量大,春游、烧荒、春垦等野外用火活动增加,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防为主、防灭结合,以“林长制”为抓手,将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制与林长制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强化火源管控,全力排查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加强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处置,打早打小打了,确保全区森林草原防火形势持续稳定。

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

矿山领域安全风险。3月份历来是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随着能源保供常态化,煤矿采掘接续紧张、设备设施长时间高强度运转、重大灾害治理时间压缩等问题更加突出,发生事故的风险持续积聚。瓦斯、水害、火、煤尘、顶板、地热、冲击地压等传统灾害风险威胁巨大。部分矿山企业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中“三违”问题较为突出,“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增加。随着天气转暖,露天矿山边坡受冻融作用容易失稳,发生滑坡风险增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矿山领域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八条硬措施”硬落实。深入排查整治矿山领域风险隐患,全面强化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加快实施重大灾害风险防控项目,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着力提升风险防范和治理监管能力,确保矿山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受市场因素影响,个别企业产品、原料库存处于高位,生产负荷不稳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过程中的风险增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停车、检维修和特殊作业环节风险持续存在,特别是宁东基地大型煤化工企业集中,每日开展的动火、登高、进入受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基数庞大,安全风险较高,监管难度大。同时,部分春节期间临时零售点未售完的烟花爆竹产品和各地“打非治违”查封扣押、暂存在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的非法违法烟花爆竹产品容易导致风险。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督促企业持续排查整治事故隐患,认真落实作业票证签批和作业前风险辨识、作业中现场监护、作业后完工验收等规定,加大抽查检查力度,严防“三违行为”引发事故。对各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开展全面清查,督促妥善处置未售罄的烟花爆竹产品,并协调公安机关及时销毁暂存在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仓库的非法违法烟花爆竹产品,消除安全隐患。

工贸领域安全风险。3月份工贸企业大量复工复产,从业人员流动性增大,新入职、岗位调整等情况增多,全员安全培训不到位、隐患排查不细致、高风险作业管控不严格等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受经济环境影响,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好,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抬头,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弱化等情况显现,风险隐患发展成为事故的因素增多。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安全措施,持续加大高风险作业管控力度,对检维修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高风险作业进行提级管理,确保全国两会等重点时段安全形势稳定。

道路交通领域安全风险。3月份,“拼经济、抢生产、促消费”和“务农忙、货运多、踏青热”等活动日趋活跃,高速公路、主干国省道等路面流量持续攀升,农村务农出行需求加大,城市摩电车辆出行增多,道路安全风险上升。加之受阶段性、局地性降水、大风沙尘等天气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压力增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和驾驶员安全教育,严厉查处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农用车载客等违法行为。聚焦公路平交路口、长大下坡、弯坡路段等事故多发隐患点路段,增补交通安全设施,提升道路安全防护能力。实时掌握气候变化及恶劣天气动态,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建设工程领域安全风险。3月份,全区房屋市政工程陆续进入开复工期,用工需求激增,一些企业新招录员工或员工岗位调整,易因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出现“三违”问题,导致安全事故。一些城市主干道两侧长期停工工地临时围墙、基坑及边坡,可能存在塌陷、倾倒的风险。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指导企业全面开展开复工培训,结合实际落实“六个一”措施,严格履行开复工程序,重点检查各类工程和建设项目复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落实,对起重机械和周边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确保安全。

文化旅游领域安全风险。3月份及全国两会期间,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处于淡季,旅游景区人员活动相对较少。天气转暖,滑冰滑雪等冬季旅游项目结束,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今冬明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督促涉水景区单位做好人员落水和摔伤防范工作,加强游乐设施设备检查维护,认真做好短临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消防领域安全风险。天气逐步转暖,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违章作业和违规操作引发火灾风险增大,仓储物流场所快速进入饱和运转状态,厂房、仓库、工地、石油化工企业和商场市场、城市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风险仍处高位。随着学校开学、养老机构节后返院人员增加,极易因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引发火灾。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整治行动,紧盯高层建筑、地下空间、仓储物流、大型商业综合体、临建宿舍、电动车充电和停放点、文博单位、学校、医养教培机构等重点场所,深入细致开展排查检查,坚决整改事故隐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广泛开展提示性、警示性消防安全宣传,严防火灾事故。

城镇燃气和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风险。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烧烤、火锅等餐饮场所临时用工情况较为普遍,部分聘用临时工未经燃气安全培训,易出现违规使用或应急处置措施不当等问题。春季各类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可能出现施工挖断燃气管道等情况,需重点排查关注“带病运行”燃气管道设施。一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节后设备重启、人员返岗、生产节奏加快,安全风险陡增。存量不达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风险依然较高,充电不规范等引发火灾风险较大。建议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督促燃气企业落实入户安检制度,加密餐饮等重点用户排查及入户安检频次,严格用气条件,确保用气环境安全,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行为。持续做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复工复产指导监督工作,加强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